秋 晨
何宗皓
布谷①林間喚,
秋蛩②草叢鳴;
眾鳥兀自③唱,
秋山獨空靈。
注:
①布谷:大杜鵑,別名郭公、布谷、鳩、喀咕?;痉植加谌珖?/span>棲息于山地、丘陵和平原地帶的森林中,有時也出現(xiàn)于農(nóng)田和居民點附近高的喬木樹上。性孤獨,常單獨活動,喜歡鳴叫,常站在喬木頂枝上鳴叫不息。有時晚上也鳴叫或邊飛邊鳴叫,叫聲凄厲宏亮,很遠便能聽到它“布谷-布谷”的粗獷而單調(diào)的聲音。
②秋蛩:蟋蟀。無脊椎動物,節(jié)肢動物,昆蟲綱,直翅目,蟋蟀科。亦稱促織,俗名蛐蛐、夜鳴蟲、將軍蟲、秋蟲、斗雞、促織、趨織、地喇叭、灶雞子、孫旺,土蜇,“和尚”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。南朝·宋·鮑照《擬古》詩之七:“秋蛩扶戶吟,寒婦成夜織。” 唐·孟郊《西齋養(yǎng)病夜懷多感》詩:“一床空月色,四壁秋蛩聲。”明·李東陽《懷麓堂詩話》:“夏宏《聯(lián)錦集》,有一絕句曰:懸燈照清夜,葉落堂下雨,客醉已無言,秋蛩自相語。”清·林則徐《題潘功甫舍人宣南詩社圖卷》詩:“前躋沉宋后錢郎,日下題襟履綦錯。顧余縮瑟吟秋蛩,如萬牛毛一螢爝。"
③兀自:徑自、還、仍然?!毒┍就ㄋ仔≌f·碾玉觀音》:“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,把我許你,你兀自拜謝。你記得也不記得?”金·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八:“誰知今日見伊,尚兀子鰥居獨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