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欄目:首頁 > 學習園地 > 帝王將相 > 正文
學習園地
  • 公元386年,這一年有十三位皇帝在位
  • 時間:2019-08-12 14:13:36        編輯:xinzheng_b        點擊量:20173次
  •        公元386年,丙戌年(狗年)這一年有13位皇帝在位,是歷史上皇帝同時在位最多的年份。
           1、晉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十一年

           字昌明。簡文帝子。簡文帝死后繼位。在位24年,因酒后戲言,被張貴人命宮女用被子悶死,終年35歲。葬于隆平陵(今江蘇省江寧縣蔣山西南)。司馬曜繼位時,只有10歲,由褚太后聽政。司馬曜在位期間,司馬道子和桓溫之子桓玄當政。司馬曜沉溺于酒色,整天在宮中享樂,朝政荒廢。司馬曜死后的廟號為烈宗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2、前秦哀平帝符丕 太安二年
           淝水之戰(zhàn)前秦大敗,苻堅不久亡故,符丕繼承帝位,但心里沒有明確的作戰(zhàn)計劃同姚萇、慕容垂交戰(zhàn)。太安二年七月,抱罕氐人擁立符登,符丕只得加封符登。后同西燕軍隊作戰(zhàn)失敗,逃亡途中被晉揚威將軍馮該襲擊,死于非命。
           3、前秦高帝符登 太初元年
           太安二年符登被擁立為都督隴右諸軍事,帶領部隊同后秦作戰(zhàn)。由于連年混戰(zhàn),軍糧奇缺,符登鼓動士兵拼命作戰(zhàn),以人為軍糧。符丕被殺后被擁立為皇帝。符登非常迷信苻堅,每次戰(zhàn)前必拜苻堅的塑像。后同后秦交戰(zhàn)失利,被殺。
           4、后秦武昭帝姚萇 白雀三年后改建初元年
           字景茂,南安赤亭人,羌族,姚弋仲子,后秦創(chuàng)建者。萇先祖,世代為羌族酋長,苻堅時歸前秦,官至龍襄將軍,封益都候,屢立戰(zhàn)功。公元383年苻堅于淝水之戰(zhàn)大敗以后,次年萇反叛,起兵渭北,自稱大將軍、大單于、萬年秦王,年號白雀。后占距北地儲備糧餉,養(yǎng)兵備戰(zhàn),靜觀前秦與西燕相爭。公元385年前秦軍敗,萇乘機占領長安,苻堅敗走,萇俘苻堅于禮泉五將山,后殺苻堅于新平。白雀三年萇稱帝,國號大秦,都長安,改年號建初。史稱后秦。萇在位期間,連年和盤據(jù)在隴東的姚登交戰(zhàn),屢戰(zhàn)屢勝,有戰(zhàn)功。建初八年死。謚武昭皇帝,廟號太祖,葬原陵。
           5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 建興元年
           又名慕容霸,字道明,鮮卑族人。 公元384年建立后燕,號成武皇帝,年號燕元。慕容垂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,慕容暐之叔。甚得慕容皝寵愛,后來得到慕容恪賞識,曾為前鋒都督,前燕吳王。
           369年晉將桓溫率軍攻前燕,在枋頭撤退,慕容垂以三萬騎追到襄邑,大敗晉軍。后被太傅慕容評逼走,攜妻子投降前秦。淝水之戰(zhàn)中進攻被委派進攻襄陽,暗中保存實力,在前秦敗后叛變,慕容垂糾合鮮卑、烏桓,建立后燕,率軍二十萬攻鄴,一年后奪據(jù)鄴城。
           386年稱帝,定都中山。393年消滅慕容泓的西燕政權。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,與本是藩屬的北魏關系惡化。395年太子慕容寶征北魏,于參合陂之役大敗,隔年慕容垂反擊,但病死于親征途中。
            6、西燕王段隨 昌平元年
            西燕皇帝慕容沖被殺后,被擁立為西燕王,三月被慕容恒、慕容永發(fā)動政變殺死。
            7、西燕王慕容覬 建明元年
            段隨被殺后被立為燕主,率鮮卑東歸,行至臨晉當了10天燕王的慕容覬被慕容韜殺死。
            8、西燕王慕容瑤 建平元年
            是西燕皇帝慕容沖的兒子,慕容覬被殺后被立為皇帝,數(shù)天后被慕容永殺死。
            9、西燕王慕容忠 建武元年
            是西燕創(chuàng)業(yè)之主慕容泓的兒子。三月后被刁云殺死
           10、西燕河東王慕容永 中興元年

            前秦滅燕時被遷往長安以賣靴子為生。指使刁云殺慕容忠,后自立為帝。打敗前秦后俘獲前秦楊皇后,欲立為夫人,不從,殺之。中興八年,慕容垂發(fā)兵進攻慕容永,慕容永被俘后殺死,西燕亡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       11、西秦宣烈王乞伏國仁 建義二年
           隴西鮮卑人。其父乞伏司繁受前秦天王苻堅封為南單于,前秦建元十二年司繁死,國仁繼位。前秦建元十九年淝水之戰(zhàn)時,苻堅原命國仁為前將軍,領先鋒騎,后國仁叔父乞伏步頹叛于隴西,苻堅派國仁回師討伐,步頹反而迎接國仁,及前秦淝水之戰(zhàn)失利,國仁即趁機吞并其他部族。前秦太安元年苻堅為姚萇所殺后,國仁自稱大都督、大將軍、大單于、領秦、河二州牧,改元建義,建都勇士城。西秦建義四年,國仁死,謚宣烈王,廟號烈祖,弟乞伏乾歸繼位。
           12、后涼懿武帝呂光 太安元年
           字世明,略陽氐人,是呂婆樓之子。十六國時期后涼國建立者。呂光本為前秦將領。前秦建元十八年,淝水之戰(zhàn)前夕,受天王苻堅之命征討西域,降焉耆、破龜茲,威震西域,因此遠方諸國皆來歸附。呂光本來想要留在龜茲,但是受到名僧鳩摩羅什勸阻,而且部眾們也想回到中原,遂回師。然而前秦于淝水敗后,境內各族紛紛反叛,呂光被阻于西域,不能東歸。前秦太安元年,終于攻入涼州。386年,呂光收到苻堅死訊,也改元太安,并自稱使持節(jié)、侍中、中外大都督、督隴右、河西諸軍事、大將軍、涼州牧、酒泉公。389年,稱三河王,改元麟嘉。396年,復改稱天王,國號大涼,改元龍飛。在位末期內政不修,各族叛離,埋下亡國因子。龍飛四年呂光病重,立太子呂紹為天王,自號太上皇帝,不久逝世。謚懿武皇帝,廟號太祖。
           13、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登國元年
           又名涉珪、什翼圭、翼圭、開,北魏開國皇帝鮮卑族人。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孫子,獻明帝拓跋寔的兒子。376年,秦滅代國,拓跋珪出逃。10年后即385年,15歲的拓跋珪趁前秦滅亡、北方混亂的機會重興代國,在盛樂即位為王。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國號“魏”,是為北魏,改元“登國”,398年,他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大同,并自稱皇帝。他即位初年,積極擴張疆土,勵精圖治,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,天下小康。晚年好酒色,剛愎自用,不團結兄弟,導致自己最后在409年的宮廷政變中遇刺身亡,終年僅三十九歲,在位二十四年。拓跋珪謚號為道武皇帝,廟號太祖。
  • 上一篇: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奸臣
  • 下一篇:以托古為名進行的王莽改制,最終為何失敗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我來說兩句
    登錄后可評論



  • 中國教育部
  •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
  •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
  • 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